Image

编者按

【会议撷萃】乙肝免疫学研究30年进展与挑战

2023年12月22日 - 24日,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感染病学分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十一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暨2023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年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年会”在四川成都隆重召开。

12月24日上午,来自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的王福生院士进行了有关“乙肝免疫学研究30年进展与挑战”的专题报告,这是继上一届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学术年会后(相关链接),王院士再次就相关话题展开深入探讨,本次报道重点介绍了慢乙肝中B细胞的特点,肝霖君与您分享相关精彩内容。

Image

王福生院士在报告中提到,成人最初感染乙肝病毒通常是急性感染,会出现一过性HBV DNA升高,从而激活特异性免疫T细胞以清除肝细胞内的乙肝病毒,清除病毒时会导致肝细胞损伤,引起ALT一过性升高。在这个过程中,虽然T细胞对HBV的清除至关重要且相关研究证据较多,但特异性B细胞在HBV清除状态的维持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值得深入研究。

Image

一、健康人接种乙肝疫苗,或急性感染乙肝病毒后HBsAg特异性B细胞的特点:可较好地产生HBsAg特异性B细胞抗体

健康人接种乙肝疫苗后,HBsAg特异性B细胞数量增加,并且成熟的浆细胞(mature细胞)增多,后期逐步形成记忆B细胞。

Image

而在成人急性乙肝外周血中,HBsAg特异性B细胞增多,但非典型B细胞并未增多,HBsAg血清学转化后HBsAg特异性B细胞功能复常。

Image

提示健康人接种乙肝疫苗后,或急性感染HBV后,其B细胞均可较好地发挥抗病毒作用,产生HBsAg特异性抗体

 

二、慢乙肝患者的HBV抗原特异性B细胞的特征及临床意义

总体而言,慢乙肝患者中针对HBsAg、HBcAg的特异性B细胞的特征不一致。

针对HBsAg的主要是非典型B细胞(不能很好地产生中和抗体或清除抗体),其数量增多,但不能很好地清除HBsAg使患者自愈/治愈,与此同时B细胞耗竭增加

针对HBcAg特异性B细胞的功能较完整,且以经典型为主。

Image

01 慢乙肝患者的HBsAg特异性B细胞特点:量多质差,不能很好地发挥抗病毒作用

成人慢乙肝患者的HBsAg特异性B细胞数量整体增多,但与患者的状态无关,处于不同分期的患者的HBsAg特异性B细胞数量无明显差异,且与HBV基因分型无关。

Image

HBsAg特异性B细胞数量增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量多质差,即数量多但真正能发挥作用的不多(有部队打不了仗)。分析慢乙肝患者的外周血和肝细胞发现,患者的非典型B细胞数量增多,但其抑制性受体如PD-1的表达也增加,这可能抑制了B细胞的功能。

ImageImage

体外实验表明,加入PD-1抗体后可以逆转HBsAg特异性B细胞的功能缺陷,HBsAg特异性B细胞抗体增加,同时CD4+ T细胞、CD8+ T细胞均增加。提示补充PD-1抗体或可改善B细胞功能,但需进一步临床试验验证。

Image

总之,成人慢乙肝患者的HBsAg特异性B细胞的特点是数量增多、分化异常、耗竭增加

Image

02慢乙肝患者的HBcAg特异性B细胞:以经典型为主,与疾病状态显著相关

与HBsAg特异性B细胞不同的是,成人慢乙肝的HBcAg特异性B细胞与疾病状态相关。其HBcAg特异性B细胞增加以经典型为主,且HBcAg特异性B细胞数量大于HBsAg特异性B细胞数量;经抗病毒治疗后显著降低HBcAg特异性B细胞数量,患者HBV再激活时HBcAg特异性B细胞数量也降低。
 

ImageImage

总之,比较成人慢乙肝患者的HBsAg特异性B细胞与HBcAg特异性B细胞的表型和功能发现,两者存在差异

HBcAg特异性B细胞以IgG和记忆B细胞为主。

HBsAg特异性B细胞功能失衡,以非典型性为主,同时HBsAg特异性B细胞数量增加,耗竭增加。

Image

目前对于乙型肝炎特异性B细胞还存在较多尚待解决的难题及挑战,需要大家进一步深入研究。
 

Image

上述图片引自王福生院士幻灯
 

 

肝霖君有话说

尽管目前研究表明HBsAg特异性B细胞的表型和功能受损使得无法产生可检测到的HBsAb,并导致慢乙肝感染的持续存在,但已有研究证实经过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 IFNα)治疗,HBsAg特异性B细胞的耗竭表型将逐渐得到恢复相关链接),其可能的原因包括:

IFNα以B细胞依赖的方式协调保护性HBV特异性细胞免疫(相关链接);

PEG IFNα治疗后有利于B细胞亚群重塑,促进HBsAg清除(相关链接);

PEG IFNα治疗通过滤泡辅助性T细胞刺激B细胞分化,促进HBsAg血清学转换(相关链接)。

已有研究提示基线HBsAb特异性B细胞是影响PEG IFNα治疗的慢乙肝患者获得HBsAg血清学转换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对于基线时HBsAg ≤ 1500 IU/mL的优势患者,基线时存在HBsAb特异性B细胞是其获得HBsAg血清学转换的有力预测因子(相关链接)。

相信随着免疫学机制研究的深入,将逐步探明B细胞在慢乙肝中所发挥的作用,也将进一步指导治疗、提高慢乙肝治疗的总体临床治愈率。

 

END
 

往期内容请点击

【会议撷萃】王福生院士:儿童慢乙肝抗病毒治疗临床研究进展
【会议撷萃】王福生院士:乙型肝炎防治30年 - 免疫学研究进展
【会议撷萃】王福生院士:慢乙肝免疫耐受与免疫治疗研究

Image


 


声明:
不要轻信任何医疗广告或新闻报道式广告!
请勿轻信素未谋面的网络医生!
本站所刊载的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代表医生的诊断和治疗,请勿直接对照治疗而延误病情!
因个人主职工作时间不宽裕,网站未来仅保持不定期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