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高雯宇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愈见乙肝2023】有肝癌家族史的核苷经治优势患者接受个体化的联合治疗、合理应对不良反应,成功获得临床治愈

指导专家:李建英 教授

Image

编者按:为了更好提高肝病相关救治水平,总结慢乙肝临床治愈经验,由北京陈菊梅公益基金会主办,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病相关感染协作组提供学术支持,厦门特宝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愈见乙肝2023慢乙肝临床治愈病例赛”已在全国陆续开展,旨在为肝病感染相关医务工作者搭建学习交流平台,推动我国慢乙肝临床事业的发展。目前已推选出部分优秀的临床治愈病例,我们后期将陆续与大家分享这些临床治愈的成功案例。

已有多项研究表明,有肝癌家族史的慢乙肝患者肝癌发生风险较高(相关链接)。2022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也指出,有HBV相关肝癌家族史是肝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关链接)。因此,有肝癌家族史的慢乙肝患者应尽早接受抗病毒治疗、积极追求临床治愈,以预防肝癌发生。越来越多研究证明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 IFNα)降低慢乙肝患者的肝癌发生风险显著优于核苷(酸)类似物(NAs)(相关链接),且核苷经治优势患者序贯/联合PEG IFNα治疗的临床治愈率可达30%以上(相关链接一)。本期将与大家分享一例有肝癌家族史的核苷经治优势患者联合PEG IFNα治疗、合理应对不良反应最终获得临床治愈的病例。

 

病历简介 

患者姓名:齐XX

性别:

年龄:43岁

既往史:体健,无其他基础疾病及手术史,无烟酒嗜好

家族史:其兄有肝癌病史

现病史:2020年8月体检时发现HBsAg阳性(乙肝“小三阳”),HBV DNA 1.42 × 10IU/mL,肝功能正常。无乏力、厌油、食欲不振等不适,自2020年8月起规律使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2021年5月HBV DNA转阴。

联合治疗前检查结果: 

病毒学:HBV DNA < 100 IU/mL;

血清学:HBsAg: 230.20 IU/mL;

 HBeAg (-); 

生化学:ALT: 24 U/L; AST: 26 U/L;

查体:神志清楚,正常面容,未见肝掌及蜘蛛痣,心肺腹查体无特殊,双下肢无浮肿。

开始联合治疗时间: 2022年6月9日

 

治疗方案

Image注: ETV 恩替卡韦;PEG IFNα 聚乙二醇干扰素α;     G-CSF 人粒细胞刺激因子

 

治疗过程

以PEG IFNα 180 μg qw + ETV 0.5 mg qd联合治疗为起始周数计算(0周)

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

HBsAg:230.2 IU/mL;

ALT:24 U/L;AST:26 U/L;

中性粒细胞:2.33 × 10/L;

血小板:158 × 10/L;

 

2周,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显著下降,出现乏力、疲劳、嗜睡并且影响工作生活,故调整PEG IFNα剂量为135 μg qw

中性粒细胞:0.94 × 10/L;

血小板:91 × 10/L;

 

4周,中性粒细胞计数回升

中性粒细胞:1.87 × 10/L;

血小板:62 × 10/L; 

 

6周,ALT、AST急性升高,中性粒细胞计数下降,延长PEG IFNα治疗间隔为135 μg q10d

ALT:70 U/L;AST:56 U/L;

中性粒细胞:0.86 × 10/L

血小板:84 × 10/L

 

12周,HBsAg大幅下降至极低水平,降幅超2.5 log10 IU/mL,ALT、AST复常,中性粒细胞计数持续下降,给予G-CSF 0.25 mg qd治疗

HBsAg:0.51 IU/mL;

ALT:26 U/L;AST:30 U/L;

中性粒细胞:0.66 × 109 /L;

血小板:79 × 109 /L;

 

17周,获得HBsAg清除,中性粒细胞计数回升,调整PEG IFNα剂量为90 μg q10d

HBsAg:0.01 IU/mL;HBsAb:0.24 mIU/mL;

ALT:24 U/L;AST:26 U/L;

中性粒细胞:1.06 × 109 /L;

血小板:85 × 109 /L; 

 

24周,维持HBsAg清除,注射第一针乙肝疫苗,延长PEG IFNα治疗间隔为90 μg q14d,此后患者的乏力、疲劳症状显著改善

HBsAg (-);HBsAb:5.14 mIU/mL;

ALT:22 U/L;AST:27 U/L;

中性粒细胞:0.96 × 109 /L;

血小板:84 × 109 /L;
 

28周,注射第二针乙肝疫苗

 

32周,获得HBsAg血清学转换

HBsAg (-);HBsAb: 91.48 mIU/mL

 

48周,HBsAb升高至400 mIU/mL以上,停药随访,后续持续关注各项指标变化

HBsAg (-);HBsAb: 426.38 mIU/mL;

指标变化

治疗过程中血清学相关指标的变化

Image治疗过程中血清学相关指标的变化Image治疗过程中HBsAg和HBsAb的变化Image治疗过程中HBsAg和ALT的变化

 

病例总结

该病例是HBV DNA和HBeAg阴性、HBsAg低水平的核苷经治慢乙肝患者,属于临床治愈的优势人群。由于HBsAg阳性给其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多烦恼,并且是肝癌高危人群,为追求临床治愈、预防肝癌发生,故给予PEG IFNα和ETV联合治疗。治疗起始给予PEG IFNα 180 μg qw,治疗2周患者的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显著下降,出现乏力、疲劳、嗜睡并且影响工作生活,故调整PEG IFNα剂量为135 μg qw。之后密切观察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计数,适时减少PEG IFNα剂量或延长治疗间隔,同时使用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17周即获得HBsAg清除。患者在后续治疗期间乏力、疲劳症状也得到显著改善。24周和28周分别注射一针乙肝疫苗。32周获得HBsAg血清学转换,对患者起到较好保护作用。

总结几点:

1、干扰素具有抗病毒和免疫调节的双重作用,联合核苷类药物共同帮助免疫系统的重建,对于核苷经治的优势患者能够显著提高HBsAg清除率。

2、基线HBsAg低水平、治疗过程中HBsAg快速下降、ALT急性升高的患者是PEG IFNα治疗实现临床治愈的优势人群。

3、正确认识PEG IFNα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进行个体化处理,适时减少剂量或延长治疗间隔,可改善患者的不适症状、提升依从性,进而实现临床治愈、改善远期结局。

4、有肝癌家族史的慢乙肝患者是肝癌发生的高危人群,应尽早接受抗病毒治疗,积极追求临床治愈,最低化肝癌发生风险。


医生简介

Image高雯宇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消化内科医师、内科学博士

擅长消化系统相关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发表SCI文章数篇

主持厅并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省自然基金项目等多项研究

专家简介

Image 李建英 教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硕士研究生导师

福建省医学会消化病学会常委

福建省医学会感染病学会常委

吴阶平医学基金会福建省炎症性肠病联盟首届副主任委员

-

往期内容请点击

【愈见乙肝2022】长期核苷治疗仍进展为肝癌的慢乙肝患者术后采用联合抗病毒治疗获临床治愈且长期无复发
【愈见乙肝2022】HBsAg高水平的慢乙肝患者经适当延长治疗获得HBsAg血清学转换,且肝组织学得到显著改善
【愈见乙肝2022】长期核苷治疗仍进展为肝癌的乙肝患者也能追求良好预后

Image

 


声明:
不要轻信任何医疗广告或新闻报道式广告!
请勿轻信素未谋面的网络医生!
本站所刊载的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代表医生的诊断和治疗,请勿直接对照治疗而延误病情!
因个人主职工作时间不宽裕,网站未来仅保持不定期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