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pg

为了更好的分享慢乙肝领域的前沿进展,推进领域内专家的沟通交流和学术探讨,雨露肝霖平台已成功举办多场“肝霖荟萃,共瞻前沿”慢乙肝专家研讨会。疫情过后,2023年3月18日,正值第23个“全国爱肝日”,今年首场“肝霖荟萃,共瞻前沿”慢乙肝专家研讨会再次拉开序幕。本次专家研讨会主要围绕慢乙肝临床治愈还需探讨的科学问题以及非活动性HBsAg携带状态人群的管理进行分享和讨论。

【3.18全国爱肝日】2023年首场“肝霖荟萃,共瞻前沿”慢乙肝专家研讨会顺利举办

北京长峰医院肝病科负责人、菊梅医生集团首席专家张鸿飞教授任大会主席,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邬小萍教授进行特邀致辞,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党双锁教授和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黄燕教授进行主题分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谢尧教授和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赵英仁教授分别主持了两个话题的讨论,来自全国各地的20余位专家受邀参与了本次研讨会。

01  慢乙肝临床治愈新进展

3.jpg

党双锁教授

党双锁教授分享了慢乙肝临床治愈新进展,介绍乙肝临床治愈的发展史。2022年慢乙肝临床治愈向着更确定的方向和更广泛的人群发展,《扩大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专家意见》发表,《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发布,领域内更加关注抗病毒治疗人群的扩大,临床治愈人群的拓展。党教授全面介绍了目前临床治愈的研究进展,包括核苷经治优势人群、特殊人群、非优势人群以及应答不佳再治疗/临床治愈后复发人群。关于儿童、产妇、低病毒血症、应答不佳/复发患者的临床治愈证据不断增多,非活动性HBsAg携带人群、不确定期患者的相关研究项目也陆续开展起来。

4.png

讨论

5.jpg

谢尧教授主持讨论

谢尧教授主持了本环节的讨论,针对抗病毒治疗应答不佳的患者是否有机会通过再治疗追求临床治愈方面,多位专家指出应答不佳的因素有很多,对于不同抗病毒药物应答不佳的定义也没有统一的标准,根据应答不佳的原因分析以及对首次治疗前期应答情况的分析,可以判断哪些患者是有机会通过再治疗来获得临床治愈的。对于采用干扰素α治疗进入平台期的患者,可以采用间歇治疗的方式追求临床治愈,但间歇时间的判断是否可以通过免疫学指标来进行判断也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另外,对于临床治愈后的复发情况,专家表示非常的少,一般会巩固治疗让HBsAb达到比较高水平再停药。

针对围绕慢乙肝临床治愈还值得探讨的方向上,专家们也再次提出了免疫学指标探索的重要性,对于非优势患者的治疗管理也非常的重要,对于儿童、孕妇产后因为免疫环境的不同,可能有更大的机会来追求临床治愈,对于代偿期肝硬化的患者是否有更好长期观察指标等,这些也都是今后需要探索的重要问题。

02  非活动性HBsAg携带人群的临床治愈研究进展

6.jpg

黄燕教授

黄燕教授分享了非活动性HBsAg携带人群(IHCs)的临床治愈进展,随着 IHCs定义的不断演变,目前国内外尚未达成统一。《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将IHCs重新定义为:“HBsAg < 1000 IU/mL;HBV DNA阴性;ALT < 正常值上限;HBeAg阴性;无或仅有轻度炎症,可有不同程度的纤维化。”虽未推荐进行抗病毒治疗,但多项研究发现IHCs发生肝脏疾病进展风险和肝炎复发的风险仍然相对较高。我国初诊为IHCs的患者大多存在明显肝脏病理学损伤。目前临床上已有多项研究证实:基于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IHCs的临床治愈率高,甚至可以达到90%以上。目前也有多项研究探索与IHCs临床治愈相关的预测指标,如HBcrAg、IgG、HBsAg组成等,以更好的指导这部分人群的临床治愈。

7.png

8.png

讨论

9.jpg

赵英仁教授主持讨论

赵英仁教授主持了本环节的讨论,探讨了最新指南中IHCs人群定义的变化,应该如何更好的优化对这类患者的管理。专家们表示肝穿还是非常重要的,如何能提升患者观念是重点。IHCs患者多希望摘掉“乙肝”的帽子或者有些有家族史等,治疗的意愿很强烈,核苷类药物与聚乙二醇干扰素α的联合治疗的效果更好,患者的应答状态也非常的重要。如果有更好的临床治愈预测指标,可更好的管理这类患者。

03  总结

10.jpg

张鸿飞教授

张鸿飞教授最后做了会议总结,表示本次会议是深化慢乙肝临床治愈,深化抗病毒治疗指征前移的动员会。目前我国慢乙肝的诊断率和治疗率离WHO 2030年的目标相距甚远,我们的差距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中国慢乙肝基数大,占世界的30%;另一个是国内慢乙肝难治(基因型)。但是我们要不断追求和探索,继续提高对临床治愈的认识,目前可以确定的是只有获得临床治愈是可以最低化肝病和肝癌发生的状态,单纯的HBV DNA的抑制是达不到的,尤其是对于整合DNA和cccDNA的作用。所以慢乙肝患者应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以聚乙二醇干扰素α为基石的联合和序贯治疗,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通过一个标准的疗程能达到治疗目标,抗病毒治疗的系统工程的理念应该建立,不是治疗一次没应答就是失败了。另外,目前很多的新药研究也都在联合治疗的探索中。

会议现场照片

11.jpg

12.jpg

13.jpg

声明:
不要轻信任何医疗广告或新闻报道式广告!
请勿轻信素未谋面的网络医生!
本站所刊载的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代表医生的诊断和治疗,请勿直接对照治疗而延误病情!
因个人主职工作时间不宽裕,网站未来仅保持不定期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