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背景  

1  我国一般人群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不良反应  

中山三院感染科:乙肝干扰素治疗期间接种新冠疫苗的建议

2021年5月28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我国一般人群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的不良反应(包括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报告率为11.86/10万剂次。其中82.96%为一般反应,报告发生率为9.84/10万剂次,包括高热(≥38.6℃)、红肿(直径≥2.6厘米)、硬结(直径≥2.6厘米)。异常反应占不良反应总数的17.04%,报告发生率为2.02/10万剂次。异常反应报告前三位的分别为过敏性皮疹、血管性水肿、急性严重过敏反应。在异常反应中,严重病例188例,报告发生率为0.07/10万剂次。显示我国新冠病毒疫苗的一般反应、异常反应发生率均低于2019年我国其他各类疫苗的平均报告水平。目前评估认为新冠病毒疫苗的严重异常反应发生率极低。  

2  干扰素治疗与新冠病毒疫苗之间的相互作用尚不清楚  

既往小样本研究显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期间接种流感疫苗,稍微增加疫苗注射局部症状(疼痛、红肿、瘙痒、皮疹、手臂活动受限等),有可能会增加一些全身不适(发热、乏力、头痛、肌肉酸痛、嗜睡等),但不增加严重不良反应事件,且不会降低抗体滴度、血清保护率和血清转化率。故认为干扰素治疗期间接种流感疫苗是安全有效的。  

图片  

二  干扰素治疗期间接种新冠疫苗建议  

基于以上背景,参考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并结合“珠峰工程”项目入组和排除标准,对参加“珠峰”项目且正在接受干扰素治疗的患者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建议如下:  

1  禁忌症  

⑴既往接种其他疫苗发生严重过敏反应(如急性过敏反应、荨麻疹、皮肤湿疹、呼吸困难、血管神经性水肿或腹痛)者,禁止接种;  

⑵已知对该疫苗所含成分包括辅料、生产工艺使用的物质过敏者,或以前对同类疫苗过敏者;  

⑶接种第一剂新冠病毒疫苗后发生严重副反应者,或出现任何神经系统反应者,禁止再次接种。  

⑷已经停止干扰素治疗的患者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禁忌症同《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  

2  干扰素治疗期间有下列情况者建议暂缓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⑴发热37.3°C以上;  

⑵首剂干扰素注射后1个月内;  

⑶ALT大于2倍正常值上限伴有或不伴有胆红素升高;  

⑷白细胞(WBC)<2.5×109/L和/或血小板(PLT)<50×109/L者;  

⑸未控制的明显甲状腺功能异常、自身免疫性肝病、间质性肺炎等;  

⑹全身性皮疹者;  

⑺明显精神异常者。  

3  无上述两种情况者  

可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但需注意密切观察不良反应。  

4  其他有关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事项  

请参照国家卫健委颁发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  

以上建议仅供参考,能否接种或何时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应根据病人具体情况由主管医生决定。  


声明:
不要轻信任何医疗广告或新闻报道式广告!
请勿轻信素未谋面的网络医生!
本站所刊载的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代表医生的诊断和治疗,请勿直接对照治疗而延误病情!
因个人主职工作时间不宽裕,网站未来仅保持不定期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