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对于乙肝抗病毒治疗还存在不少误区,常见的以下几种:


乙肝抗病毒治疗几大误区

1. 降病毒能力的强弱对于乙肝治疗的结果有影响吗? 


抗病毒药物的降病毒能力强弱直接影响乙肝治疗效果的好坏。抗病毒治疗的主要检测指标是患者的肝功能和乙肝病毒(HBV DNA)水平,药物的抗病毒能力越快越强,患者乙肝病毒水平就控制得越早越低。快速强效地降低乙肝病毒,可以迅速改善症状、早期控制乙肝病情、降低耐药发生,从而简化治疗。因此,患者从治疗初始就要选用快速强效降病毒的药物。研究表明,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中,早期达到乙肝病毒载量阴转的患者群,长期治疗过程中维持乙肝病毒载量阴性、e抗原消失和ALT复常的比例最高,同时,在这群患者中,由于耐药而发生病毒学反弹导致治疗失败的比例最低。 


2. 初始治疗可以不用考虑耐药问题,等耐药发生后再换药也不迟? 


一旦耐药发生,会导致病情反复、病程进一步恶化等不良后果,使疾病治疗的费用增加。此外,由于病毒对药物的交叉耐药,增加了患者换药后降病毒的难度,即使加大剂量或换药,疗效也没有初治时就选用降病毒能力强、低耐药的药物效果好,同时还为后续治疗带来极大困难。同时,乙肝耐药变异株会长期在感染的肝细胞内存在,并可能传播给健康人群,使受染人群在感染初期就有了耐药病毒株,导致难治性乙肝人群增加,产生新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患者在治疗一开始,就要选用耐药低的药物。现有乙肝抗病毒药物中,核苷初治患者4年的耐药发生率分别为:拉米夫定71%,阿德福韦18%,恩替卡韦低于1%。 


3. 乙肝治疗应该使用“升阶梯”式的治疗方案,先用有一定降病毒能力的药,再使用强效的降病毒药。 


首先要更正的是:乙肝治疗不存在“升阶梯”治疗的说法!对于慢性乙肝的治疗,初治选药最关键。在初治患者中使用有一定降病毒能力、高耐药的药物,容易产生病毒反弹。而耐药发生后,由于存在药物间的交叉耐药,会为后续治疗带来极大困难,导致病情反复、病程恶化等不良后果,到这时即使再增加药量或换药,不但治疗成本大幅增加,而且疗效也没有在初治时就选择降病毒能力强和低耐药的药物效果好。只有在初始治疗时就选择既强效又低耐药的抗病毒药物,才能保证乙肝治疗的长期有效,而总体的治疗费用不会增加。 


4. 肝硬化患者需要抗病毒治疗吗? 


《中国乙肝防治指南》中对于肝硬化患者的划分主要有:代偿性肝硬化和失代偿性肝硬化。在代偿性肝硬化中需要治疗的患者为(1)e抗原阳性、病毒载量³105、ALT正常或升高,和(2)e抗原阴性、病毒载量³ 104、ALT正常或升高。而失代偿性肝硬化中需要治疗的患者是指乙肝病毒(HBV DNA)阳性、ALT正常或升高。指南中特别强调要选用强效、耐药低的药物进行长期的抗病毒治疗。所以“肝硬化患者不需要抗病毒治疗”的说法是不对的。 


总结: 


1. 慢性乙肝患者需要长期抗病毒治疗; 


2. 为了避免抗病毒治疗失败,患者在抗病毒治疗的开始就要尽量选择降病毒能力强、耐药发生率低的抗病毒药物; 


3. 选择治疗方案需要综合考虑疗效、耐药、费用等多方面因素,不能简单地只看初始治疗时药物价格的高低。 


声明:
不要轻信任何医疗广告或新闻报道式广告!
请勿轻信素未谋面的网络医生!
本站所刊载的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代表医生的诊断和治疗,请勿直接对照治疗而延误病情!
因个人主职工作时间不宽裕,网站未来仅保持不定期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