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3年6月2 - 4日,“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第六次全国肝病相关感染学术会议”在山东青岛隆重召开。

【会议撷萃】庄辉院士:关于2022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4个问题的讨论

北京大学医学部庄辉院士在会议上做了“关于2022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4个问题的讨论”的主题报告,就指南中的4个热点问题,即免疫耐受期和非活动期、不确定期、低病毒血症以及HBV DNA阴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分期及抗病毒治疗进行了深入探讨。

Image

2022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一经发布就在全球引起了极大关注。美国CDA的Razavi教授表示,中国修订了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新版指南提出只要患者能检测到HBV DNA就建议启动抗病毒治疗。Razavi教授也积极鼓励其他国家或地区肝病学会修订相关指南,使得更多乙肝患者能尽早接受抗病毒治疗。

Image 来源:庄院士幻灯

Razavi教授表示,中国目前有8100万HBsAg阳性感染者,占全球的30%。其中30岁以上的HBV感染者有7500万,占中国HBV感染者的92%,这部分人群中HBV DNA阳性的均需抗病毒治疗。另有600万为30岁以下的HBV感染者,其中HBV DNA阳性人群中,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也应接受抗病毒治疗:代偿期肝硬化,或F ≥ 2,或ALT > ULN,或肝硬化或肝癌家族史,或有肝外表现的。因此,按照新版指南,中国HBV感染者中绝大多数都需要接受抗病毒治疗

Image

“Treat All”治疗策略即对所有HBV DNA阳性慢乙肝患者启动抗病毒治疗,而2022年版指南的治疗策略已接近“Treat All”

Image

在指南形成过程中,包含了大量专家教授的数次研讨、探究及修订,最终形成了这样一份有重要影响及指导意义的2022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什么是真的免疫耐受期和真的非活动期

免疫耐受期(IT期)的临床诊断标准:HBeAg阳性、HBsAg > 1 × 10IU/mL,HBV DNA > 2 × 10IU/mL,ALT持续正常。若进行肝活检,肝组织学无显著病变,是真正的IT期患者,这部分人群一般不建议抗病毒治疗。若肝组织学有显著病变,则为伪装的(fake)免疫耐受期,实际上属于隐匿性免疫清除期,这部分患者建议抗病毒治疗,若不接受抗病毒治疗发生肝硬化或肝癌的风险较高。

Image

貌似非活动期(IC)慢性乙型肝炎,实际上是隐蔽杀手。若进行肝活检,肝组织学无显著病变的是真正的IC期患者,这部分人群一般不建议抗病毒治疗。若肝组织学有显著病变,则为伪装的(fake)IC期,这部分患者建议抗病毒治疗,若不接受抗病毒治疗发生肝硬化或肝癌的风险较高。

Image

为什么要写不确定期

“不确定期”这个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的Hsu等人于2014年正式提出的,约占33% - 37%。2017年欧洲指南已将“不确定期”写进指南。近年来,国内外对“不确定期”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最近的新英格兰杂志已将“不确定期”与其他四个期一样,作为独立的一个分期。

Image

大量研究指出“不确定期”患者数量庞大。吴超教授团队的研究显示,27.8%的慢性HBV感染者处于“不确定期”。庄辉院士与池晓玲教授团队联合发表的研究中,“不确定期”占37.4%。孔媛媛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指出,根据AASLD指南,中国有56.9%患者处于“不确定期”;根据中国最新指南,41.7%患者处于“不确定期”。

Image

不确定期人群疾病进展风险较高。吴超教授团队分析了1043例有肝活检结果的慢乙肝患者,结果显示72.7%的患者存在显著肝组织学病变。

Image

韩国2000 - 2013年历史队列研究纳入5414例HBeAg阴性慢乙肝患者,其中23.9%处于不确定期,不确定期患者发生肝癌的风险较IC期高1.5 - 2倍。

Image

 中国台湾的回顾性队列研究显示,在2150例慢乙肝患者中,不确定期占46%。随访15.88年发现,不确定期患者的肝癌风险较非活动期患者高2.3 - 6.7倍。

Image

  

有研究分析美国5个和中国台湾7个中心3366例无肝硬化慢乙肝患者(有1年以上实验室检测资料),平均随访12.5年,结果发现39%的患者处于不确定期,不确定期患者发生肝癌的风险远高于非活动期患者,是非活动期患者的14倍。

不确定期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远期获益显著。对美国、欧洲和亚洲14个中心855例无进展性肝纤维化的不确定期患者的最新研究指出,接受抗病毒与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不确定期患者5年、10年、15年累积肝癌发病率分别为3% vs. 3%、4% vs. 15%、9% vs. 19%,治疗组累积肝癌发病率明显低于未治疗组。

Image

什么是低病毒血症(LLV)

2022年版指南指出,接受核苷类药物且依从性好的慢乙肝患者,治疗48周及以上,若HBV DNA大于20 IU/mL且小于2000 IU/mL则为低病毒血症。因此,低病毒血症是指经治患者,而不是初治(未经治疗)患者

2022年版指南建议低病毒血症患者换药、加药或联合Peg-IFNα治疗;对于低水平HBV DNA的初治患者,建议根据疾病特征治疗。

Image

为什么建议确证HBV DNA阴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抗病毒治疗

对于这个问题,指南修订时存在较多争议。

在2022年版指南发布之前,国内外绝大多数指南仅建议HBV DNA阳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抗病毒治疗,只有2015年WHO指南指出,只要HBsAg阳性,不论ALT、HBeAg、HBV DNA如何,均建议抗病毒治疗。

Image

2015版WHO指南引用了4篇关于肝硬化治疗有疗效的文献。这些研究充分说明抗病毒治疗可明显减少肝癌的发生,逆转肝纤维化。

Image

虽然2018版AASLD指南没有建议HBV DNA阴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抗病毒治疗,但事实上,2019年AASLD与WHO指南已达成一致共识:所有代偿期或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均需要抗病毒治疗,不论其HBeAg状况、HBV DNA和ALT水平如何。

Image

编写AASLD指南的专家组成员Choi等在2022年发表的综述性论著指出,确诊为乙肝肝硬化患者,只要HBsAg阳性持续6个月以上,均建议抗病毒治疗。

Image

该文的正文中提到,肝硬化患者和无肝硬化患者7年肝癌累积发生率分别为15.2% vs. 2.6%,肝硬化患者发生肝癌风险是无肝硬化患者的5.8倍

Image

此外,2021年版《美国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管理治疗流程》指出:只要临床确诊为乙肝肝硬化,无论HBV DNA阳性与否,建议抗病毒治疗。

Image

研究证实,乙肝肝硬化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远期结局明显优于不治疗。一项针对乙肝肝硬化患者治疗和不治疗的5年随访结果显示,治疗组肝癌、失代偿、死亡或肝移植发生率均低于不治疗组。

Image

基于上述循证证据,2022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最终建议,确证为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无论HBV DNA阳性与否,均应抗病毒治疗。

小结

1

ALT持续正常,但肝组织学有显著病变者,不是真IT和真IC,发生肝硬化和肝癌风险高,需要抗病毒治疗。

2

不确定期约占40%,发生肝癌风险高,国外多个《指南》写入,应引起重视。

3

低病毒血症是指经治1年以上慢乙肝患者,HBV DNA < 2000 IU/mL;初治慢乙肝患者,如HBV DNA水平低,不属于低病毒血症。

4

确证为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无论HBV DNA阳性与否,均应抗病毒治疗。

-

本文图片引自庄院士幻灯

-

Image


声明:
不要轻信任何医疗广告或新闻报道式广告!
请勿轻信素未谋面的网络医生!
本站所刊载的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代表医生的诊断和治疗,请勿直接对照治疗而延误病情!
因个人主职工作时间不宽裕,网站未来仅保持不定期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