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读】慢乙肝患者获得HBsAg清除后长期肝癌及肝脏失代偿的发生风险极低
编者按 HBsAg清除是慢乙肝抗病毒治疗的理想治疗终点。已有多项研究表明,慢乙肝患者获得HBsAg清除后持久性佳,并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远期结局(相关链接一、二),极大降低肝癌发生风险(相关链接一、二)。但目前对于获得HBsAg清除的慢乙肝患者长期的疾病进展研究仍是研究热点。
香港中文大学黄丽虹教授团队在Journal of Hepatology上发表了一项对于获得HBsAg清除的慢乙肝患者长达12年的长期随访研究,结果表明:慢乙肝患者获得HBsAg清除后中位随访4.6年,仅1.1%的患者进展为肝癌,1.3%的患者出现肝脏失代偿,并且12年的累积发生率仍维持在较低水平。

研究方法
本研究纳入了中国香港200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获得HBsAg清除的慢乙肝患者。共纳入9769名患者进行肝癌发生率分析,9640名患者进行肝脏失代偿发生率分析,分别排除了在获得HBsAg清除后6个月内发生肝癌或肝脏失代偿的患者。主要临床结局和次要结局分别为肝癌和肝脏失代偿。
患者特征
肝癌分析组:患者获得HBsAg清除时的平均年龄为57.4 ± 13.8岁;60.0%为男性;13.2%患有肝硬化,21.5%患有糖尿病。
肝脏失代偿分析组:患者获得HBsAg清除时的平均年龄57.3 ± 13.8岁;60.0%为男性;11.3%患有肝硬化,21.4%患有糖尿病。
研究结果
01 慢乙肝患者获得HBsAg清除后的12年内,肝癌的发生率仍维持在较低水平
患者获得HBsAg清除后中位随访4.6年(2.2 - 8.4),1.1%(106例)的患者进展为肝癌,其中84例和22例分别发生在HBsAg清除后的0 - 7年和8 - 12年。
获得HBsAg清除的慢乙肝患者5年、7年和12年的肝癌累积发生率(95% CI)分别为0.9%(0.7% - 1.1%)、1.3%(1.0% - 1.6%)和2.2%(1.8% - 2.8%)。
非肝硬化患者5年、7年和12年的肝癌累积发生率分别为0.6%(0.4% - 0.8%)、0.9%(0.7% - 1.2%)和1.5%(1.1% - 2.0%);肝硬化患者5年、7年和12年的肝癌累积发生率分别为2.8%(1.9% - 3.9%)、3.7%(2.6% - 5.0%)和6.5%(4.6% - 8.8%)。
自发性和治疗诱导的HBsAg清除的患者12年的肝癌累积发生率分别为2.0%(1.6% - 2.6%)和3.2%(1.8% - 5.1%)。
获得HBsAg清除后的前7年和7年后的平均每年肝癌累积发生率分别为0.20%和0.19%,趋势没有显著变化,但总的累积发生率仍处于较低水平。
年龄较大、男性、肝硬化和低血小板计数与HBsAg清除后肝癌的发生风险较高相关。
慢乙肝患者获得HBsAg清除后12年的肝癌累积发生率
02 慢乙肝患者获得HBsAg清除后的12年内,肝脏失代偿的发生率仍维持在较低水平
9640名HBsAg清除的慢乙肝患者中,1.3%(124例)的患者出现肝脏失代偿;其中18例由肝癌引起;4例接受了肝移植;111例和13例分别发生在HBsAg清除后的0 - 7年和8 - 12年。
获得HBsAg清除的慢乙肝患者5年、7年和12年肝脏失代偿的累积发生率分别为1.2%(1.0% - 1.5%)、1.7%(1.4% - 2.1%)和2.3%(1.9% - 2.8%)。
非肝硬化患者5年、7年和12年的肝脏失代偿累积发生率分别为0.6%(0.5% - 0.9%)、0.9%(0.7% - 1.2%)和1.2%(0.9% - 1.6%);肝硬化患者5年、7年和12年肝脏失代偿的累积发生率分别为5.7%(4.2% - 7.4%)、7.8%(6.0% - 10.0%)和10.4%(7.9% - 13.3%)。
自发性和治疗诱导的HBsAg清除的患者12年的肝脏失代偿的累积发生率分别为2.4%(1.9% - 2.9%)和2.1%(0.9% - 4.0%)。
获得HBsAg清除后的前7年和7年后的平均每年肝脏失代偿累积发病率分别为0.26%和0.12%。后7年的每年累积发生率有明显降低趋势。
肝硬化和低白蛋白与HBsAg清除后发生肝脏失代偿的高风险相关。
慢乙肝患者获得HBsAg清除后12年的肝脏失代偿累积发生率
肝霖君有话说
目前我国的肝癌负担仍较为严重(相关链接),因此对于慢乙肝患者的肝癌防控尤为重要。本研究表明获得HBsAg清除的非肝硬化患者长期肝癌或肝失代偿的发生风险较低,12年的肝癌累积发生率仅为2.2%。前期也有研究表明,50岁前获得HBsAg清除的患者肝癌发生率可降至与普通人群一样(相关链接)。
因此,慢乙肝患者应积极地接受有效地抗病毒治疗,以追求临床治愈,最低化肝癌风险,改善远期结局。多项研究表明,采用基于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的HBsAg清除率高达30%以上(相关链接一、二),且干扰素α预防肝癌发生风险显著优于核苷类药物(相关链接一、二)。另外,应考虑肝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以进行合理的肝癌监测,特别是对于肝硬化患者。
参考文献:
Yip TC, Wong VW, Lai MS, et al. Risk of hepatic decompensation but not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decreases over time in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loss[J]. J Hepatol, 2022.
往期内容请点击
【APASL2023速递】HBV相关肝癌研究进展:50岁前获得HBsAg清除的患者肝癌发生率降至与普通人群一样
【期刊导读】最新荟萃分析:HBsAg清除后持久性佳且肝癌发生风险低
【AASLD2021速递】新证据:HBsAg清除的慢乙肝患者肝癌发生风险低
声明: 不要轻信任何医疗广告或新闻报道式广告! 请勿轻信素未谋面的网络医生! 本站所刊载的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代表医生的诊断和治疗,请勿直接对照治疗而延误病情! 因个人主职工作时间不宽裕,网站未来仅保持不定期更新。

全部评论: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