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多说乙肝患者来说,抗病毒药物需终身服用  ,而大家关注的话题是乙肝抗病毒药物中TAF、TDF、ETV,谁的安全性最高。

目前批准的用于慢乙肝治疗的药物共有两种,一种是干扰素,一种是核苷(酸)类似物。在治疗的慢乙肝患者中,应用前者的概率占约30%,后者占约70%。  

乙肝抗病毒药物中TAF、TDF、ETV,谁的安全性最高。

从这个概率可以看出,大多数治疗的患者都选择了核苷(酸)类似物。这是由于核苷(酸)类似物具有强力的抑制HBVDNA的效果,同时安全性较高。  

根据最新版的指南,一线核苷(酸)类似物包括恩替卡韦(ETV)、替诺福韦(TDF)和丙酚替诺福韦(TAF)。指南同时建议,应用其他种类口服抗病毒药物,如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等,应换用一线抗病毒药物。  

但是,大家都知道,即使服药依从性良好,启动治疗后的临床治愈率也十分低,年HBsAg转阴率只有1%~2%。  

因此,大多数患者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用抗病毒药物。一种药物一旦需要长期服用,即使它的副作用再小,也仍需要特殊关注。那么目前3种一线药物ETV、TDF和TAF哪种的长期的安全性最佳呢?  

一线药物的安全性  

2020年5月,国际医学期刊《JournalofGastroenterology》杂志发表的一篇系统综述Adverseeventsofnucleos(t)ideanaloguesforchronichepatitisB:asystematicreview,分析了大量已发表文章,今天就带大家看看,安全性最佳花落谁家。  

首先,文中分析到,总体来说,口服抗病毒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以下几种:胃肠道不良反应(腹痛或腹部不适)、鼻咽炎、上呼吸道感染、头痛以及疲劳。该文还提到,在诸多不良反应中,ETV的胃肠道反应、肾脏、泌尿系统疾病和肌肉骨骼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TDF和TAF。  

其次,该文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做不良反应密度。大家可以将其理解为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其中应用ETV的每位患者的不良反应密度为0.18个,而TAF则高达1.14个。  

如果不良反应很严重,患者可能会因此停药。在这3种药物中,服用ETV的患者因不良反应停药的概率最低,约0.6%,这个概率在TDF和TAF中则有1%和1.3%。  

看到这里,很多战友可能会问,不是TAF的副作用最小吗?在本研究中,纳入服用ETV的患者有5000多例、TDF有3000多例,而服用TAF的患者量只有800多例,因此本文所提到的概率仍需后续研究证实。  

另外,由于TAF是TDF的前体药物,摄入TAF后,体内会有低剂量的TDF产生。TAF的说明书上也明确提到“无法排除TAF给药导致长期暴露于低水平TDF而引起肾毒性的潜在风险”。  

因此,综合来看,ETV可能是3种一线治疗药物中安全性最高的药物。虽然与TDF相比,TAF对肾和骨的毒性小很多,但仍不能排除它的潜在危害。临床上选择药物,应综合患者身体情况和既往服药史判断。


声明:
不要轻信任何医疗广告或新闻报道式广告!
请勿轻信素未谋面的网络医生!
本站所刊载的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代表医生的诊断和治疗,请勿直接对照治疗而延误病情!
因个人主职工作时间不宽裕,网站未来仅保持不定期更新。